物理
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2024-11-08  浏览:516

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大家的平时生活密切有关。学好物理,有益于你在日常更好地借助大自然,更好地生活。

1.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一


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用途,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用途点叫力的三要点。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点表示出来的办法叫力的图示。

根据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成效命名的力(比如:拉力、重压、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有哪些用途成效:

①形变;

②改变运动状况。

2.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二


重力势能

概念: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备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重力做功的特征:只和初末地方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形变而具备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三


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可以正确理解。比如:第3s末、3s时、第4s初……均为时刻;3s内、第3s、第2s至第3s内……均为时间间隔。不同: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2、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地方变化,用由初地方到末地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通常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3、运动图像的意思和应用

因为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常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意思: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知道图象斜率的意思: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4.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四


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用途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方阻力,在该地区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

Vt=gt

h=1/2gt^2

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5.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五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视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觉得物体的水平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一模一样

2)物体的大小<<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备相对性,而不具备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依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原因,忽视第二要原因,打造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6.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六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缩短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有哪些用途线一直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7.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七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一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用途力后有反用途力。

②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性质相同:即用途力和反用途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相互依靠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他们作为自己存在的首要条件。

④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不可叠加性:用途力和反用途力分别用途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成效,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有哪些用途成效不可以相互抵消。

8.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八


牛顿第肯定律:

内容: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理解:

①它说明了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水平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而不是保持运动是什么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可以由实质的实验来验证。

9.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九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地方。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10.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


1、力是物体对物体有哪些用途。

⑴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有哪些用途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点:力的大小、方向、用途点。

3、力用途于物体产生的两个用途成效。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况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⑴根据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根据力有哪些用途成效命名:拉力、推力、重压、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1.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一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需要拥有两个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重压肯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一直沿着绳而指向绳缩短的方向,在剖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不是存在弹力的判断办法:假如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容易觉察,这个时候可用假设法进行断定。

12.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二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状况

(1)一个物体假如维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大家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况

(2)物体维持静止状况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含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用途下物体处于平衡状况的运动学特点。

2、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势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一般可使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1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三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是过程量。

14.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四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2.物理中,斜率k≠tanα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15.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五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16.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六


弹力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

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些形变比较明显,有些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领会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

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用途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需要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弹力的方向:与用途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方向沿绳缩短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况、所处地方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依据运动状况,借助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17.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七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2.曲线运动的速度:

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

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18.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八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办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剖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办法。

3、一般在剖析外力对系统用途时,用整体法;在剖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用途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用。

4、受力剖析的判断依据:

①从力的定义判断,探寻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探寻产生缘由;

③从力的成效判断,探寻是不是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况。

总之,在进行受力剖析时必须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质受的每个力,为解决这一难题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

地球周围受重力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其他外力细剖析

合力分力不重复只画受力抛施力

19.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十九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容易见到单位还有min,h。

3.一般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可以完全确定物体地方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20.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必学一 篇二十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遭到力有哪些用途,假如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大家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原因。

(2)功的计算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W=Fscosplayα。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lm位移所做的功。

发表评论
0评